無障礙廁所設備(示意圖)
無障礙廁所設備(示意圖)

無障礙廁所設備是現代公共設施、老人和病人的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為行動不便者、老人、孕婦和小孩等提供更安全、便利的使用環境。無障礙廁所的設計和設備不僅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象徵,更是對所有使用者的尊重和關愛。

無障礙廁所的設備和設計原則

1. 無障礙入口
無障礙廁所應設有寬敞的入口,門寬至少為90公分,以便輪椅使用者順利進出。入口處不應有門檻或台階,應使用平坦的地面或緩坡過渡。

 

2. 寬敞的空間
廁所內部需留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便於輪椅轉身和輔助設備的操作。建議廁所內部空間不少於1.5米×1.5米,以確保使用者能夠自由活動。

 

3. 安全扶手
在廁所內部安裝牢固的扶手,特別是在馬桶兩側和洗手台旁,為使用者提供支撐和安全保障。扶手的高度應符合人體工學設計,便於抓握和使用。

了解更多>無障礙扶手安裝

4. 馬桶高度與設置
無障礙廁所的馬桶應設置在合適的高度(約45-50公分),以便輪椅使用者和行動不便者能夠方便使用。此外,應選用便於清潔和維護的材料,確保衛生環境。

 

5. 洗手台設計
洗手台應設置在適當的高度(約80公分),且下方需留有足夠的空間供輪椅進入。水龍頭應選用感應式或槓桿式,方便單手操作。

 

6. 緊急求救裝置
廁所內應設有緊急求救按鈕,方便使用者在緊急情況下求助。求救裝置應設置在使用者容易觸及的位置,並與管理人員或監控系統聯繫。

 

7. 視覺與聽覺輔助
對於視障和聽障使用者,應設置視覺和聽覺輔助設施,如高對比度的標識、點字說明和語音提示系統,提供多感官的信息傳遞。

 

8.坡道斜坡板
無障礙斜坡板是可以有效改善高低落差對於有受限的環境,提供行動不便者、嬰兒車族和身障朋友可以出入建築物更方便,不會因為台階與門檻之高低段差而行動不方便,因活動式可折收型斜坡板可以摺疊收納使用後容易收放省力並還原使用的空間,對行人,車輛不會造成妨礙,使大家共用通道並不破壞原有的建築與空間動線。

了解更多>無障礙斜坡板

無障礙廁所設備的設置不僅體現了社會對特殊需求群體的關懷,還提升了公共設施的包容性和便利性。通過合理的設計和選擇優質的設備,無障礙廁所可以為所有人提供安全、舒適的使用環境,進一步推動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希望本文的介紹和推薦能為無障礙廁所的設計和選購提供有益的參考。

 

全台灣各縣市只要有65歲或家裡有身心障礙者都可以申請補助,申請者一般户自付3成金額(低收免自付款),若有需要改善家中無障礙設施,歡迎來電洽詢。

 

申請輔具補助資格與流程介紹可以參考這篇:長照輔具補助申請流程與資格

※現階段人力有限以台北市地區及捷運站周邊為主。

全國電商生活館無障礙改善案例

※資料來源:網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問題歡迎來電洽詢)

其他資訊